地下停车场设计出入口及坡道要点
发布日期:2023-06-28 作者: 点击:
一、地下停车场出入口设置相关
车库出入口设置其他要求:
特大、大、中型汽车库的库址出入口应设于城市次干道,不应直接与主干道连接。
库址车辆出入口与城市人行过街天桥、地道、桥梁或隧道等引道口的距离应大于 50m;距离道路交叉口应大于 80m.
汽车库库址的车辆出入口,距离城市道路的规划红线不应小于 7.5m,并在距出入口边线内 2m 处作视点的 120°范围内至边线外
7.5m 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。
常见问题:
1)车库出入口开向城市主干道,或不能满足与城市人行过街天桥、地道、桥梁或隧道等引道口的距离,距离道路交叉口不足 80m。
2) 出入口有视线遮挡,存在安全隐患。
3)车库出入口设置在小区内部非隐蔽位置,并对住户产生较大干扰。
设计指引:
1) 为满足人车分流的安全需求及利于景观营造,地下车库宜尽量靠近小区出入口设置,减少行车道路面积;
)如有必要进入小区内部,地下车库宜与山墙面平行,以减少对居民的干扰,保证景观空间的完整性。口
3)车库出入口部应开敞,宜采用低矮的景观绿化设计,防止视线遮挡;
4)为弱化一般地库入口生硬的感觉,地下车库入口可考虑适当扩大附设人行通道,并用立体绿化进行处理,使这一区域的景观更为丰富。
5)地下车库入口坡道应结合景观统一设计,确保小区整体景观效果。
二、地下停车场车行道组织相关
规范依据:
汽车库内停车方式应排列紧凑,通道短捷,出入迅速,保证安全和与柱网相协调,并应满足一次进出停车位要求。
常见问题:
车库内车行道组织迂回,通达各车位不便,停车效率降低。车行道同结构柱网冲突,未能满足停车位和 行车道的宽度要求。
设计指引:
1) 根据出入口位置确定主车行道。主行车道应清晰明了,行车道主要考虑通达各车位的便捷性。
2) 根据柱网布署确定每组停车数量,次要车行道,并与主车行道按最短路径自然,平顺相接。
3)车库中尽量避免尽端式停车位,提高车位的合理性。
4)停车位尽量在行车道双向布置,提高车库的停车效率;
地下停车场主车道
三、车位布置方式相关
设计指引:
1) 根据车库层数、上下层之间坡道需占比例确定竖向交通连接方式:坡道式或机械式。
2) 根据车库单层面积、出入口与市政道路的高差、距离确定布置方式。
3)在用地紧张及一层地下车库不能满足停车要求的情况下,尽量采用机械式停车以避免设计双层地下车库。但需要注意各地方对机械停车库车位指标的计算原则的规定。
4) 机械式停车应根据停车设备确定平面柱网尺寸及净高,设计图纸中应明确汽车库内的机械停车位分布,其平面、净高尺寸及停放方式等应由设备厂家核准确定。
四、地下停车场坡道设计相关
规范依据
1) 汽车库内坡道口采用自线型,曲务型。可以采用单车道或双车道,其最小净宽应符合下表的规定。严禁将宽的单车道兼作双车道
表:坡道最小宽度
2)汽车库内当通车道纵向坡度大干 10%时,坡道上,下端均应设缓坡。其直线缓坡段的水平长度不应小干3.6m,缓坡坡度应为坡道坡度的 1/2,曲线缓坡段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 2.4m,曲线的半径不应小于 20m,缓坡段的中点为坡道原起点或止点。
坡道坡度:
直线坡道:最大坡度为15%
曲线坡道:最大坡度为 12%
横向坡道:坡道横向坡度 5%
常见问题
1)坡度大干 10%未设置缓坡段,
2) 缓坡段坡度小于或大于坡道坡度的 1/2.
3)坡道上方净空高度不足。
设计指引
1) 为减少坡道长度,按汽车库设计规范设计出入口主坡道的最大坡度、最短距离、缓冲段坡度、距离(分直线与曲线)。
直线坡道:最大坡度为15%
曲线坡道 :最大坡度为 12%
首向坡道:坡道横向坡度:5%
2) 坡道式汽车库,除螺旋坡道式外,均应使其坡道系统在每层楼面上周转通车道畅通,形成上、下行连续不断的通路,并应防止上、下行车交叉。
3) 坡道截水沟的设置原则:一般在起坡点,车道顶板封板位置以及坡道进车库位置设置截水沟,防止室外雨水进入车库。
4)车库坡道上方的净空高度应做到2.2m以上,考点实际使用效果,建议做到2.4m.